什么时候考虑给狗狗安乐死?
我们曾经治疗过一只八岁的比熊犬,因为主人得了癌症住院。狗的主人不能照顾它,所以送到我们这里来。 接到这只小狗时,它的精神状态很差。身体也非常虚弱,体重只有1.6kg。由于年龄太大,手术风险很大。经过认真讨论和评估后,我们为小狗实施了外科手术,清洗了肠胃道,进行了营养支持并注射了防止感染的药剂 。虽然身体状况慢慢好转,但精神状况一直没有好转。
每天除了吃就是睡,偶尔醒来会自己玩会或者趴着朝窗外望着。无论我们怎么逗弄它都没什么反应,就好像一个年老的病人一样,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。
终于有一天,在喂食的时候,小狗吐了一大摊食物出来,随后出现了呕吐。我赶紧叫来医生检查。结果一检查结果出来了:小狗的肠道中有异物,并且已经感染了。如果长时间不处理,很可能会死亡。 医生立刻安排了手术取异物。好在手术顺利,没有发现更严重的问题。
术后第二天,当大家为小狗恢复健康而高兴的时候,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——小狗呼吸急促,血氧饱和度降低(低于90%),情况危急。经检查,发现小狗的心脏出现严重问题,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。
为了挽救小狗的生命,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小动物急诊室。幸运的是,在小动物急诊室的悉心治疗下,小狗逐渐恢复了,并在医院里住了下来。 然而好景不长。几天后,小狗开始出现厌食、精神差、发烧等症状。经查,是传染病引起了胃肠道炎症和感染。此时,小狗已经10kg了,但精神状态极差,走路都蹒跚不稳。
尽管我们全力救治,小狗还是于第4天凌晨不幸去世。 很多时候,宠物主人在面临“是否应该继续治疗”的选择题时,会面临两难境况。一方面,宠物生病后精神不好,吃东西少,体格消瘦,看上去病殃殃的,很可怜;另一方面,看病花钱多,疗程久,万一效果不如预期,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,实在让人难以抉择。
这时,我们应该遵循这两个原则:
首先,就医检查。带患宠到专科医院进行就诊,通过诊断查明患病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,这是首要也是必要的措施。
其次,合理期望值。在治疗前与宠物的主人进行交流沟通,让主人了解治疗的措施和方法,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或危险情况,然后由主人根据自身实际情感需求来进行决策。 对于一些无法治愈的晚期重症,我们可以采取姑息疗法延长生命期限的方法。但如果能够充分配合治疗,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较长的生存期甚至痊愈。